问:听说出水珠是因为水蒸气遇冷空气凝结?
答:热运动中的分子移动速度快,皂体中蒸发出来的水分子因体积小,所以容易蒸发,陆续蒸发出来的水分子会飘散开来,若无其他影响因素,将以无方向性且最大乱度的方式进行移动,而水分子的热能必须经由碰撞接触到空气中的其他低温分子才能将热能转移而使运动速度变慢,也才有机会聚在一起形成凝结继而滴落,由于空气层里的分子是稀薄的,而蒸发的水分子也是稀疏的,水分子的热能不容易碰撞接触到其他空气中的分子而导出,所以持续运动的状态下,几乎没机会在空气中就聚集而凝结滴落,而是以无序的进行方式移动到保温箱壁上才能影响到行进方式,并因接触箱壁(或空间中的其他物品)传温后而自体降温,才因运动慢而能停留,停留后的水分子才有机会聚集。
所以水分子应该只能贴附于保温箱壁上形成水滴,而不可能因为遇到冷空气而凝结在皂液面上因为室温度并不足以低到让分子失去运动能力,再说此时皂体是较热的,会迫使水蒸气离开表面进入较冷的空气层里。
从生活中很容易印证这个现象,比如洗热水澡时,空间中水分子浓度再高都不会有水分子凝结而莫名的从空中滴落,只会在墙或天花板上或有接触面的物体上凝结后再滑落,而开了浴室门后,也不见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因为遇上室外冷空气而聚集滴落。
再如烧开水时,不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也不会因为室温低而直接在空气中凝结成水珠。再以从冰箱中取出水瓶放置于室内中来回析问题,因水瓶较低温,空气中的水分子由于室内温度关系,所以自身温度高于水瓶壁,当游移的空间水分子接触到较低温的瓶壁时,运动速度变缓,所以有机会因迟缓的运动速度而与其他相继而来的水分子凝结而显示挂壁现象。
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很直观的物理现象,以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会更容易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