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常规用语,了解了手工皂行业用语才能更好的理解并读懂关于手工皂的相关文章!下面我们罗列了许多手工皂常规用语,希望能给你带来了帮助!
1.什么是皂?
以天然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及碱(NaOH氢氧化钠或KOH氢氧化钾)与水为原料制作的化学反应产物,称为脂肪酸钠(钾)盐。
简单的表达为~ 油脂+碱水=皂(脂肪酸钠或钾盐)+甘油
2.什么是手工皂?
有别于一般工厂锅炉反应的市售皂,而采用手工搅拌制作而成的皂称之为手工皂。
3.制作手工皂需要甚么材料?
最基本的材料是油脂(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碱(NaOH氢氧化钠或KOH氢氧化钾)、水。
4.什么是水相?
指溶解碱(NaOH氢氧化钠或KOH氢氧化钾)的溶剂,一般为纯水,也可以花水或花草茶水或奶水或其他溶液取代。
5.什么是油相?
指配方中需要的植物油或动物油。
6.什么是碱水?
指碱(NaOH氢氧化钠或KOH氢氧化钾)与水的混合液。
7.什么是皂液?
将配方中的油跟碱水进行混合搅拌,此混合液即称为皂液。
8.什么是硬油?
指在低温中会固化的油脂,如:椰子油或棕榈油,或常温中也趋于固态的脂,如:乳油木果脂或可可脂,通常该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熔点高。
9.什么是软油?
指在低温中依然呈液态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甜杏仁油,通常该油脂中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熔点较低。
10.什么是添加物?
各种花草水或粉、中药汁、石泥粉、奶类、酒类、精油、纯露等等。
11.什么是不皂化物?
油脂原料压榨后,会因需求不同而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炼精制,最终的油料中就有不同程度的油脂含量,除了可以皂化的成分之外,其他物质就归类于不皂化物。
12.什么是配方?
为了追求手工皂在使用中的各种要求,会以各种油脂互相调配出更符合需求的比例,此比例及用油组合称为配方。
13.什么是皂化价(Saponification Value; SV)?
1g油脂对应的KOH(氢氧化钾)用量称为皂化价,一般计算表已经换算成NaOH(氢氧化钠)的用量,也就是: 油脂重量 皂化价 = NaOH(氢氧化钠)重量。
例如: 若知椰子油皂化价为0.19,若秤取1000g椰子油,相对需要1000g0.19=190g,此190g就是NaOH(氢氧化钠)该对应1000g椰子油的用量。
若是配方中有多种油脂,就依照各种油脂的重量计算出各自的碱用量,再全部加总即是该配方需要的碱量。
14.什么是超脂(sf)?
配方中的油量及碱量都是以皂化价配伍计算出来的实际用量,在皂液搅拌到最后入模前,加入3%~5%额外的油脂,称为超脂,超脂有降低清洁力的效果,所以相对感觉较滋润,但也可能影响保质期。
15.什么是减碱?
配方中的油量及碱量都是以皂化价配伍而计算出碱使用量,减碱就是将原本该配伍的用碱量酌减,一般的范围约为3%~10%不等,数据不受限,取决于制造者的理想,减碱越多,相对清洁力就影响越多,也影响多余油脂的氧化机率影响保质期。
16.什么是T?
英文Trace(痕迹)的表示说法,意即皂液具有稠度,当搅拌棒于皂液中提起时能在皂液面上制造出拉动后留下的痕迹。
17.什么是假T?
指皂液因熔点高而出现稠度,却还未搅均匀的状态。
18.什么是入模?
当皂液搅拌到油水稳定的状态即可停手,再将皂液倒入模具中等待固型,称为入模。
19.什么是保温?
入模后的皂液会因反应进行而放温,保留温度将使皂液反应进行的更快速。
20.什么是出模?
皂液入模保温固化后,皂体完成大部分反应即可取出待切。
21.什么是晾皂?
切开成适当大小后的皂体,置放于低温通风干燥避光处继续进行反应降碱并风干。
22.什么是熟成?
指皂体经晾皂后碱性趋于温和能安全接触皮肤使用。
23.什么是pH值?
指测试皂体含游离碱含量的数据。
24.什么是酸败?
指油脂存放不当出现变质而产生油耗味,或手工皂里的游离脂肪酸出现氧化进而裂解产生油耗味。
25.什么是I.N.S值?
指油脂的不饱和程度与皂化价之间计算所得数据。
26.什么是酸价?
或称中和值、酸价、酸度,消耗1克油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之量。用来测量油脂中之游离脂肪酸含量,可表示油品本身酸败的程度。
27.什么是碘价
或称碘值,是指每100克样品所消耗的碘单质质量(单位为克)用来测定脂肪酸中不饱和程度。